內容來自sina新聞

網購潮後遭遇 退貨難無理由退貨還有幾道坎?

“退貨難”多因法信貸借貸銀行貸款全省皆可處理律“空子”大,法規細化非常必要

新華社記者葉健 周蕊

“雙11”剛剛過去,消費者就遭遇瞭“退貨難”。記者近日采訪發現,盡管新消法中已經確定瞭網購“七天無理由退貨”的原則,但在實際操作中仍面臨諸多障礙。

11月20日,上海市人大通過修改《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》的決定,“七天無理由退貨”明確納入地方立法。暢通無理由退貨還要過幾道坎?

天貓預售不支持“七天無理由退貨”引爭議,網購退貨仍面臨三大困難

今年“雙11”是新消法實施後首個大型購物節。記者采訪發現,現在消費者退貨難總體好轉,但退貨難的情況仍然存在。記者從上海市消保委瞭解到,截至17日,“雙11”的投訴量已經超過去年兩成,退貨是投訴“重災區”之一。

今年“雙11”首次打出“國際化”的口號,但是海外代購商品退貨卻很困難。在北京朝陽區工作的何燕告訴記者,“我買瞭件海外代購的店傢的包,拿到後就發現脫線瞭。對方還不願意退,因為海外代購退貨成本實在太高,一單平均郵費都在百元上下。”

有些商傢提出的退貨附加要求讓消費者很為難。在上海工作的程潔告訴記者,“雙11”買瞭款防曬霜,由於我常用專櫃貨,所以一用就知道是假貨。但店傢不承認,而且還說商品包裝被拆過瞭,所以不給退。

現在“退貨難”多數因為法律不夠細化,這自然給很多爭議留下瞭空間。因此,地方法規適當的細化就顯得非常必要。

在上海的新消保條例中,就針對拆包裝、預售等情況作出瞭規定:除瞭新消法中明確列出的根據商品性質不宜退貨的四類商品,經營者應當通過顯著方式告知消費者,並設置提示程序,采取措施或者技術手段,供消費者進行確認。

對此,上海市消保委秘書長陶愛蓮介紹,在消費者同意的情況下,一些網購商品可不適用無理由退貨,但必須是“一人一物一確認”。這要求商傢必雲林縣前置協商須在消費者下單時出現明確的提示框、消費者對不予退貨的條款進行確認。

上海市消保委法律與理論研究部主任汪鶇指出,新消法明確規定,隻有性質不適合退貨的商品才不屬於無理由退貨范疇,預售商品從商品性質上來講也比較復雜,對所有商品都“一刀切”不予退貨的做法,違反瞭消法規定。

拆包裝就不允許退貨的做法也不符合新消法。上海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丁偉說,確認無理由退貨制度的初衷,是讓通過網絡等方式購物的消費者享有與實體商場購物同等的檢查、試用商品的機會,從而自主決定是否進行交易。

不過,盡管上海明確否定以上幾類不讓退貨的理由,但根據屬地管理原則,在上海以外註冊的電商企業將不受條例約束。所以,治理“退貨難”還需各地發出合力。

(新華社上海11月23日專電)





??

新聞來源http://dl.house.sina.com.cn/news/2014-11-24/08055942437545567902006.shtml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atchetgxqb2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